百團大戰分為3個階段。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為第一階段,中心任務是摧毀正太路交通。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為第二階段,主要任務是繼續破壞日軍的交通線,并摧毀日軍深入抗日根據地的主要據點。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為第三階段,主要任務是反擊日軍的報復性“掃蕩”。
據八路軍總部1940年12月10日的統計,百團大戰僅前三個半月期間,進行大小戰斗共1824次,重擊了日偽軍的反動氣焰,有力地配合了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作戰,極大地振奮了全國的抗戰信心。
抗日戰爭初期,八路軍和新四軍在敵后開展游擊戰爭,收復了大片失地,建立起晉察冀、晉綏、晉冀魯豫、華中、華南等一系列敵后抗日根據地。八路軍、新四軍的積極抗戰,引起了日寇的極大恐慌,他們將侵華的86萬侵略軍中的54萬軍隊壓向解放區戰場。日寇在解放區周圍建立了許多碉堡,封鎖、分割各解放區,對解放區實行“囚籠政策”。
為了砸碎敵人的“囚籠”,八路軍主力部隊集中了100多個團約30萬兵力,向華北敵占交通線和據點發動大規模攻擊。
8月20日到9月10日,是百團大戰的第一階段,八路軍拔除了敵人在華北各主要鐵路、公路上的無數大小據點,提出“不留一條鐵軌,不留一根枕木,不留一座橋梁”的戰斗口號,他們把路基一段一段挖掉,把枕木燒毀,使敵人在華北的交通網完全陷于癱瘓。在戰役的第二和第三階段,八路軍繼續掃除了交通線兩側和深入革命根據地內部的敵人據點,并粉碎了敵人大規模的報復“掃蕩”。12月5日,百團大戰以我軍取得輝煌勝利而告結束。在這次戰役中,我軍一共進行了1800多次戰斗,拔除敵人據點約3000個,擊斃擊傷日偽軍2.58萬人,俘虜敵人1.8萬多人,并且繳獲了大量軍用物資。
百團大戰是抗日戰爭中我軍參加兵力最多、規模最大、時間最長、戰果最豐富的一次戰役。百團大戰的勝利,沉重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,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戰斗志,遏制了妥協投降的逆流。它用事實證明,共產黨及其領導的人民軍隊是抵抗日寇的中流砥柱。百團大戰在我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,在國際上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。